世界热门:加息见顶预期下房市回暖 触底还是陷阱?

华尔街见闻   2023-04-04 10:18:46

引子

由于美国银行业危机,导致的市场提前预期美联储加息见顶, 对于利率最为敏感的房地产行业又开始活跃起来:背后的逻辑很简单,如果利率已经见底,那后面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利率下降。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,这就是房市见底的信号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月份,美联储和英国银行都只将利率提高了四分之一个百分点。目前市场预期,两大央行未来最多就只剩一次25个基点的加息。到目前为止,整个西方世界经济的表现在紧缩政策下,即使少数商业银行陷入困境,也没有出现大的差池。这就给投资者和许多房主带来了希望:房价或已见底。

然而,就像现在的宏观经济结构已经不一样,目前房市所面临的环境也比以往的周期也更为复杂。

在加息见顶的预期之下,不同的结构将导致不同市场,在接下来的表现出现严重分化。

三个世界

这种乐观情绪在当前环境下,可能为时过早。

首先,就像利率上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冲击到房地产市场一样,利率见顶对房市的支持也会有延迟。

另外,最重要的是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,很多发达市场开始更加侧重于固定利率的发放。固定利率的好处是在利率上升的时候,可以将房主在一定时期内时间内保护起来,而不受高利率的冲击,继而增强系统稳定性。

这种利率对房市的延迟影响,以及固定利率在不同国家的结构,就造成了目前西方房市分化的基础。

例如,在英国,将近一半的固定利率存量房贷的期限不超过两年--超过五分之二的抵押贷款持有者,将在今年重定价,即以目前更高的利率续借。与此同时,在新冠大流行中家庭积累的大量超额储蓄,目前在很多国家已经因为高通胀被消耗殆尽——调查显示,欧元区的低收入家庭基本上已经用尽了此前积累的储蓄缓冲。

这些综合性结构因素的不同,让现在西方房市分化成三个世界。

第一个最倒霉的世界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。 这世界的特点是虽然目前房市的跌幅不大,但是后续将出现补跌,而不是见底。在英国,房价从高峰仅仅下降了5%,但更糟糕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: 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预测,从高峰到低谷英国房价至少将有12%的降幅。

图:英国房市的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

英国的房屋建筑商非常警觉,许多已经暂缓开发新房;一些开发商以现金来激励买家。英国第二大建筑商Persimmon公司甚至可以帮购房者支付长达十个月的抵押贷款,以提振需求。这种市况很难说是见底。

图:家庭开支持续上行,家庭超额储蓄持续下降。(这只是整体平均值,中低收入家庭已经没有缓冲)

第二个世界是以加拿大,新西兰、澳大利亚和瑞典为代表。这个世界的央行,面对通胀的行动较早较坚决,导致前期的房价跌幅也比较充分。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数据,瑞典和新西兰的房价在达到顶峰后,目前已经下降了14%。澳大利亚已经下降了9%。

尽管这个世界的房价调整比英国和欧洲要大,但是由于其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,所以其也有一定的脆弱性。高盛预测,相对于峰值,新西兰的最终降幅或为19%,瑞典为17%,澳大利亚为15%,表明在这些国家的房价还有一定下行空间。

图: 澳大利亚为首的第二个世界的脆弱点,在于其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非常非常高

当然第二个世界中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,尽管其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比较畸形,但是由于新移民的涌入,其从母国带来的财富,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当地家庭收入不足的影响,持续将房价推向更高位置。

图: 加拿大的房价在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开始触底反弹

图: 加拿大在2022年迎来了数倍于往年数量的移民,对房市起到了缓冲作用。因此第二个世界国家的房市还有一个重要变量:移民政策。

最后一个世界也是目前西方房市世界里面,最好的一个世界, 那就是美国。

图: 美国的房价非常坚挺,基本纹丝不动

尽管美国房价至今基本没有跌,也没有任何机构预期美国房价在未来会出现大幅的下降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美国房市的贷款结构非常的特别。其他发达国家,尽管有固定利率,但是固定利率基本上也就是两到五年,五年就顶头了。一到五年的期限,那些持有房贷的家庭要重新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,根据市场的最新利率进行重新定价和续借。

美国的按揭就不一样了,他的固定利率可以一次性固定20年到30年,只要你不卖这个房子就不需要重新更新按揭利率。

更厉害的是,美国的房贷利率还允许再融资。什么叫再融资呢?比方说此前借的房贷利率是5%,但是到了新冠的时候房贷的利率一下子降到了2%。这时候你5%的利率虽然是固定了20年或者是30年,但是由于有更低的利率,你就可以通过再融资用2%利率的钱把5%的按揭“还掉”,如此一来就用2%的利率的按揭替换了5%的按揭,重定价期限又是20年或是30年。这就叫做美国的再融资,这个也是其房产市场非常特别的一个结构安排。

由于再融资选项的存在,所以目前美国绝大多数的按揭贷款的利率都被定在了2%左右,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未见过的超低按揭利率。只要房主不换房子,就可以一直持有这样的一个低利率按揭20年到30年。在美国目前通胀如此高的情况下,这是一个大幅倒贴的利率,随着时间的推移,美国家庭的实际房贷压力并不是在变高,而是在降低。

冻结的市场

尽管如此,这也导致美国现有的改善性需求非常难以实现,因为要换房子,就要放弃现在2%的利率,然后去借高达接近7%的按揭。

除了改善性需求,由于现行利率太高,而且现行利率与新冠流行期间的低利率相差太大,而无法得到满足以外;没有房子的租房者,想要进入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也非常的难。

原因很简单:房价太高,收入太低。西方世界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,在本轮通胀中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,但是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却暴涨,让想靠诚实劳动收入买房的人,基本上没有实现梦想的可能。

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数据:独立屋的潜在买家现在需要将其税前家庭收入的近70%用于支付抵押贷款、房产税和水电费,而在2020年初新冠爆发之前,这一比例是46%。

以往价格下跌总是会让房主不太高兴。这一次,即使是想买房的人也没什么可高兴的。

相关新闻